近年來,清水河縣窯溝鄉以村“兩委”換屆和盤活村集體資產為契機,啟動“鄉賢歸巢”計劃,建立由35歲以下及各行業人才組成的信息庫,對返鄉人才實行“一對一”聯絡機制,對創業項目規劃、選址到辦理各類手續進行全程指導。
如今,“父子搭檔”、“夫妻創業”等家庭式創業模式正在成為當地鄉村發展的新亮點,讓黃河岸邊的傳統村落煥發出“老手藝+新動能”的振興活力。
“去年接到村支書電話時,我正和兒子商量著把城里的雕塑工作室遷回老家?!眱让晒诺谖鍖霉婷佬g大使、內蒙古雕塑協會會員康雄一邊擦拭著剛燒制好的陶胚,一邊說起返鄉創業的契機。
康雄在呼和浩特從事雕塑創作已近30年,從未想過會以“新農人”身份重返窯溝鄉。鄉黨委通過“本土人才信息庫”聯系到他時,他正籌劃將黃河元素融入陶藝創作,而兒子恰好學成歸來,父子倆一拍即合。
“沒想到家鄉的黑礬溝陶瓷研學基地正好缺懂文創設計的人。經過實地考察,家鄉的發展前景讓我們下定決心把工作室‘搬’回黃河邊。”像康雄這樣帶著子女返鄉的手藝人,在窯溝鄉正成為帶動鄉村發展的新力量。
在黑礬溝陶瓷研學基地的工作間里,康雄正與兒子對照著游客留言調整文創產品方案。
“我兒子負責線上運營,開業第一個月就吸引了200多名研學游客?!边@種“政策清單+專人對接”的服務模式,正是窯溝鄉破解返鄉創業“落地難”的關鍵——將文創項目審批、資金申請等事項納入“綠色通道”,審批時限大大縮短。
政策幫扶讓創業項目有了“加速度”??敌壅f:“現在兒子負責直播帶貨,我負責產品把關,沒想到50多歲還能和兒子在家鄉干出這番事業。”
如今的窯溝鄉,返鄉人才正成為激活鄉村的“新引擎”,“父子搭檔”“夫妻創業”等家庭式創業模式占比達40%。
窯溝鄉黨委書記喬建斌拿出規劃圖介紹,“針對康雄他們提出的非遺傳承人才短缺問題,我們正積極對接更多的陶瓷專業人才返鄉開辦“制陶課堂”,把‘引才’與‘育才’結合起來,讓更多像康雄父子這樣的組合在家鄉扎根。”
當游客們問到返鄉創業的動機時,康雄總說:“年輕時總覺得大城市才有舞臺,現在發現家鄉的黃河泥里,也能捏出不一樣的人生。50多歲帶著兒子回來創業,不是終點,是讓老手藝煥發新生的起點?!?/span>
從“引才歸巢”謀發展到“創業筑夢”譜新篇,窯溝鄉用政策暖意與鄉土真情,讓越來越多像康雄這樣的老藝人帶著年輕一代在田野間找到了人生坐標。
當他的雕塑刀與兒子的直播鏡頭在黃河岸邊共鳴,一幅由新老兩代人共同繪制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窯溝鄉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政府網站標識 1501240001
地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 電話:0471-7910558